痛風

2024-09-27
360
 

痛風症全攻略:成因、症狀、飲食與治療

一、什麼是痛風?

痛風是一種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炎症性關節疾病。當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,尿酸鹽(香港稱「尿酸鹽」,台灣多稱「尿酸結晶」)會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形成針狀結晶,誘發免疫反應,導致劇烈疼痛、紅腫及發熱。

二、尿酸的來源

尿酸是普林代謝的產物(香港用語「普林」,台灣稱「嘌呤」)。普林來源包括:

  • 體內細胞自然分解(約佔80%)

  • 飲食攝取(約佔20%)

若腎功能不佳或代謝異常,尿酸排出減慢,易造成尿酸積聚。

三、痛風的高危族群

  • 男性(尤其40歲以上)

  • 更年期後女性(因雌激素減少)

  • 有家族病史者

  • 飲酒者(尤其啤酒)

  • 過重或肥胖者

  • 喜歡攝取高普林食物者(如動物內臟、海產)

  • 服用利尿劑或某些降壓藥物者

四、常見症狀與發病部位

急性發作時,多為單一關節紅腫、熱痛,最常見於腳趾公(香港稱「腳趾公」,台灣稱「大腳趾」的第一蹠趾關節),且多在夜間或清晨發生。 慢性期則會多關節受累,出現痛風石(台灣稱「痛風結節」)形成及關節變形。

其他受累部位包括膝蓋、足踝、手指、手腕以及腎臟(可能導致腎結石)。

五、痛風的分期

  •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

  • 急性痛風關節炎

  • 間歇期(緩解期)

  • 慢性痛風石關節炎

飲食與生活方式管理

高普林食物應避免食用。

類別 食物例子 香港稱呼(如有)
動物內臟 肝、腎、心、腦、胰、腸 豬膶(肝)、豬腰(腎)、豬橫脷(胰)、豬肚(胃)
海產 魚卵、青口、扇貝、蠔、蝦米、沙丁魚
油膩魚類 鯡魚、鯖魚、吞拿魚、鱒魚
肉汁類 濃肉湯、雞精、牛肉汁
飲品 酒類、汽水、果汁(含果糖)
高糖食物 蛋糕、曲奇、朱古力

中等普林食物(建議限量攝取):

  • 紅肉(牛、豬、羊)

  • 家禽(雞、鴨)

  • 乾豆類(紅豆、綠豆、黃豆)

  • 菇類(冬菇)

  • 蔬菜(蘆筍、椰菜花、菠菜)

  • 全穀類(燕麥、全麥麵包)

低普林食物(可安心食用):

  • 低脂乳製品(牛奶、芝士、酸乳酪)

  • 白米、意粉、麵條

  • 水果及大部分蔬菜

飲食建議:

  • 每日飲水6–8杯(每杯約240毫升-250毫升計)

  • 控制體重,避免快速減重

  • 減少果糖攝取,特別是汽水

  • 避免暴飲暴食

  • 參考健康飲食金字塔

藥物治療

急性期用藥:

  • 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s):如吲哚美辛、萘普生、雙氯芬酸

  • 秋水仙鹼(Colchicine):需於24小時內使用效果最佳

  • 皮質類固醇(如潑尼松龍、地塞米松):可口服或局部注射

  • 抗介白素藥物(IL-1抑制劑):新藥,療效尚未全面確定,但價格較昂貴

預防性用藥(長期控制尿酸):

藥物 功能 注意事項
別嘌醇(Allopurinol) 抑制尿酸生成 可能引起皮膚過敏
非布司他(Febuxostat) 抑制尿酸生成 心臟病患者需慎用
丙磺舒、苯溴馬隆 促進尿酸排出 腎結石風險較高,需多喝水
氯沙坦、非諾貝特 降壓/降脂兼促尿酸排泄 效果相對較弱
Pegloticase、Rasburicase 將尿酸轉化為尿囊素 價格昂貴,需靜脈注射

預防與生活方式建議:

  • 恆常運動,維持理想體重

  • 控制飲酒習慣

  • 定期回診,依醫囑服藥

  • 留意痛風間歇期,避免忽視無痛時期尿酸積聚

  • 建立健康生活模式,減少慢性病(如高血壓、糖尿病)風險

名詞對照(香港 vs 台灣):

香港用語 台灣用語
普林 嘌呤
腳趾公 大腳趾
豬膶 豬肝
豬橫脷 豬胰
豬肚 豬胃
痛風石 痛風結節
清茶 無糖茶


本頁(痛風)網址的 QR Code

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

www.hkcards.com

2010 - 2025

hkcards 倉頡字典
打字練習
G 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