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包含省略」原則是倉頡輸入法中最麻煩、最困難及最容易錯的部份,所以初學者要多花時間看明白這一課。
「包含省略」原則:
「包含省略」原則會影響到字首或字身的尾碼,使同一個字形在不同的字有不同的取碼,容易引起混淆。
例如:當「酉」單獨成字時,他的尾碼是「一」;但當「酉」作為字首時,尾碼是「田」。因為包含省略原則,「酉」作為字首時,「一」被省略了,改變了酉作為字首時的尾碼。
以上的文字解釋較為抽象難明,請看以下實際例子:
包含省略原則實例:
包含省略例子 1 :
「醋」的倉頡碼是「一田廿日」。
「醋」字的字首是「酉」。
字首「酉」應用了包含省略原則。
「包含省略」原則是指當字首或字身裏的字形被三面或四面包圍,而字首或字身又超過限定碼數時,就只需取外圍的字形作為尾碼,省略被包圍的字形。
「酉」的「一」被「口」四面包圍。
「酉」全有4個碼「一金田一」
但當「酉」作為字首時,最多只取2個碼。
這就超過了字首的限定碼數,被包含在內的字形就會被省略。
即「一」會被省略,而要取外圍的字形「口田」作為尾碼。
字首「酉」取碼「一田」。
包含省略例子 2 :
「滿」的倉頡碼是「水廿中月」。
「滿」字的字身是「㒼」。
字身「㒼」應用了包含省略原則。
「包含省略」原則是指當字首或字身的尾碼被三面或四面包圍,而字首或字身又超過限定碼數時,就只需取外圍的字形作為尾碼,省略被包圍的字形。
「㒼」的「入入」被「冂」三面包圍。
㒼是連體字,取4個碼「廿中月人」
但當「㒼」作為字身時,最多只取3個碼。
這就超過了字首的限定碼數,被包含在內的字形就會被省略。
即「入入」會被省略,要取外圍的字形「冂月」作為尾碼。
字身「㒼」取碼「廿中月」。
包含省略例子 3 :
「夠」的倉頡碼是「弓弓心口」。
「夠」字的字首是「多」。
字首「多」應用了包含省略原則。
「包含省略」原則是指當字首或字身的尾碼被三面或四面包圍,而字首或字身又超過限定碼數時,就只需取外圍的字形作為尾碼,省略被包圍的字形。
「多」的「丶」被「𠂊」三面包圍。
「多」全有4個碼「弓戈弓戈」
但當「多」作為字首時,最多只取2個碼。
這就超過了字首的限定碼數,被包含在內的字形就會被省略。
即「丶」會被省略,要取外圍的字形「𠂊弓」作為尾碼。
字首「多」取碼「弓弓」。
包含省略原則讓初學者感到混亂
因包含省略原則會改變尾碼,容易讓初學者感到混亂。
例如:
就以「多」字為例。當單獨一個「多」字,其尾碼是「戈」。
但當「多」作為字首時,其尾碼卻是「弓」。同一個字形,在不同的字裏,其尾碼是不同的。
如不熟識包含省略原則,單靠邏輯推理,是沒有辦法理解到為何「多」作為字首時尾碼會是「弓」的。
這讓一些不熟識倉頡規則的人,認為倉頡是一個沒規則的倉頡輸入法。
所以此文開始時,就要先說明「包含省略」原則是整個倉頡輸入法中最困難、最易錯及最麻煩的部份。初學者要熟記此規則。
包含省略原則要注意的地方:
切記只有當整個字形完全包含在內時,才會應用包含省略原則。如果有突出包含省略範圍的字形就不能把它視為包含省略。
例子:
舟
「舟」是連體字,連體字取四個碼。
「舟」剛只有四個碼(竹月卜戈),尾碼是「戈」。
船
「舟」是「船」的字首。
字首只取兩個碼(首碼和尾碼),但「舟」有四個碼(竹月卜戈),超過了字首的限定碼數,需要應用包含省略原則。
「舟」字中間的「亠」(卜),因其打橫貫穿了外框,所以「亠」(卜)不算被包圍,不用省略。
「舟」是以「」作為外框,省略「戈」碼,取「卜」作為尾碼。
字首「舟」的取碼是「竹卜」。
以上「舟」、「船」兩字的例子,當「舟」(竹月卜戈)單獨成字時,其尾碼是「戈」。但當「舟」作為字首(船)(竹卜金口)時,因包含省略原則,字首的尾碼卻是「卜」。
兩者雖是同一個「舟」字,但尾碼是不同的。
例子:
母
「母」是連體字,最多取四碼。「母」只有三個碼(田卜戈),尾碼是「戈」。
侮
「侮」的字身是「每」。字身最多取三個碼。即首、二、尾碼。
而「每」總共可拆為四個碼,順序為「人田卜戈」。
因超過了限定碼數(字身3碼),所以要應用包含省略原則。
「母」字中間的「亠」(卜),因其打橫貫穿了外框,所以「亠」(卜)不算被包圍,不用省略。「母」是以「」作為外框,只省略「戈」碼。
所以「戈」被省略。以「卜」作為尾碼。
以上「母」和「侮」兩字的例子,雖同樣是字形「母」,但「母」的尾碼是「戈」,「侮」的尾碼是「卜」。
因為單獨一個「母」字,並不適用於包含省略原則。但「侮」字就要應用包含省略原則。所以兩者的尾碼是不同的。
包含省略的其他字例:
下表右方的字應用了包含省略原則,包含在框內的碼被省略了。
想一想當中是如何應用了包含省略原則。
高 卜口月口 搞 手卜口月
雨 一中月卜 漏 水尸一月
雷 一月田
角 弓月土 觸 弓月田中戈
瓦 一女弓戈 瓶 廿廿一女弓
甄 一土一女弓
齒 卜一山人人 齦 卜山日女
臣 尸中尸中 臟 月廿戈尸
酉 一金田一 醫 尸水一金田
禺 田中月戈 邁 卜廿田月
多 弓戈弓戈 夠 弓弓心口
母 田卜戈 海 水人田卜
風 竹弓竹中戈 颱 竹弓戈口
舟 竹月卜戈 船 竹卜金口
夃 弓尸水 盈 弓尸月廿
巫 一人人 靈 一月口口一
玉 一土戈 瑩 火火月一土
歹 一弓戈 殆 一弓戈口
柬 木田火 欄 木日弓田
凡 竹弓戈 築 竹一弓木
侖 人一月廿 輪 十十人一月
肉 人月人 瘸 大大口月
而 一月中中 喘 口山一月
爾 一火月大 彌 弓一火月
尚 火月口 敞 火月人大
甬 弓戈月手 勇 弓月大尸
為什麼要有包含省略原則?
根據倉頡輸入法發明者朱邦復先生的著作,可歸納出以下原因:
1.
簡化輸入
因漢字筆劃繁多,當有包含省略原則,就不用理會框內的筆劃,只要知道外框就能輸入。朱邦復先生認為這樣可簡化輸入,提升效率。
2.
方便電腦辨識漢字
朱邦復先生在設計倉頡系統之時已考慮以其來辨識漢字。
其原理是:把漢字以圖像格式輸入電腦,然後電腦分析漢字的圖像,得出其倉頡碼。再以倉頡碼作為索引,從而辨識出文字。
因為有包含省略原則,程式可以省略分析框內的筆劃,從而加快辨識速度。
朱邦復先生曾在其著作中說過,因為有包含省略原則,其團隊所開發的漢字辨識軟件比當時同類的其他產品的速度為快。
節錄自《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》,序, 朱邦復著
倉頡字母及輔助字形共計114 個,在設計之初,即考慮到有朝一日,如果用電腦程式來認字,所需要認的符號當然是越少越好。然而,少也要有一定的限度,至少要能令人取碼時,易於分辨,不致混淆。
除了符號少,分類還要能配合視覺原理,因為程式在檢查時,是模擬人的視覺認知。若不按照視覺分類,則將增加許多無謂的困擾。
還有在取碼規則上,我特意設了一項「包含省略」的規則,目的就是為了便於辨識時檢查。在取碼時,選取邊角位置,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。在這些預先準備的有利條件下,我們所設計的中文辨識套件,自然而然能達到極高的效率。
不過,隨著時間過去。見得到以上兩者的作用其實不大。
倉頡輸入法是以拆解字形來輸入漢字的方法,用家大都會記得字的筆劃,為框內的筆劃取碼並沒多大困難。包含省略的原則所謂省略的碼,對簡化輸入、提升效率並沒有幫助,反而要用家記更多規則。
在實際打字時,某些字擁有同樣字形,但因為包含省略原則使其尾碼不一樣。這樣反而會使用家混淆,變成要死記硬背某些字的倉頡碼,變成更為不便。
更不幸的是,包含省略原則,讓很多初學者認為倉頡是沒有邏輯的輸入法。
在漢字辨識方面,現今不論 OCR或手寫漢字辨識技術都已經成熟。不過現在使用的技術,都沒有以倉頡系統為基礎。
倉頡字母及輔助字形 (三代倉頡)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五代倉頡新增了2個輔助字形:
複合字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日弓 | 月山 | 竹戈 | 中弓 | 卜心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人土 | 女戈 | 弓中 | 卜口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1) 五代倉頡把「鬼」從複合字中剔除。
2) 五代倉頡把複合字「吂」改成「」
難字 (三代倉頡及五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竹 | 戈難水 | 弓難山 | 戈難心 | 戈難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中難竹 | 口難山 | 廿難金 | 中難中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 | 中難 | 卜難 | 弓難 | 女難 |
特殊字 (三代倉頡及五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中 | 木田 | 木十 | 木月 | 木田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一 | 竹木中 | 火手 | 火金 | 大弓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心山 | 戈大 |
特別字首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弓 | 戈口 | 一木 | 一大 | 一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戈木 | 戈土 | 戈戈 | 一火 | 一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尸一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容易錯的字首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金 | 人 | 卜竹 | 弓山 | 弓金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廿人 | 卜月 | 竹月 | 十月 | 竹月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一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倉頡字母及輔助字形 (三代倉頡)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五代倉頡新增了2個輔助字形:
複合字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日弓 | 月山 | 竹戈 | 中弓 | 卜心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人土 | 女戈 | 弓中 | 卜口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1) 五代倉頡把「鬼」從複合字中剔除。
2) 五代倉頡把複合字「吂」改成「」
難字 (三代倉頡及五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竹 | 戈難水 | 弓難山 | 戈難心 | 戈難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中難竹 | 口難山 | 廿難金 | 中難中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 | 中難 | 卜難 | 弓難 | 女難 |
特殊字 (三代倉頡及五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中 | 木田 | 木十 | 木月 | 木田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一 | 竹木中 | 火手 | 火金 | 大弓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心山 | 戈大 |
特別字首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弓 | 戈口 | 一木 | 一大 | 一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戈木 | 戈土 | 戈戈 | 一火 | 一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尸一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容易錯的字首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金 | 人 | 卜竹 | 弓山 | 弓金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廿人 | 卜月 | 竹月 | 十月 | 竹月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一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符號 | 倉頡碼 | Win11 快速鍵 |
, | Z難日月 | Ctrl + , |
、 | Z難日金 | Ctrl + ' |
。 | Z難日木 | Ctrl + . |
? | Z難日戈 | Ctrl + Shift + / |
「 | Z難金木 | |
」 | Z難金水 | |
『 | Z難金竹 | |
』 | Z難金戈 | |
【 | Z難月手 | Ctrl + [ |
】 | Z難月口 | Ctrl + ] |
《 | Z難月山 | Ctrl + Shift + , |
》 | Z難月女 | Ctrl + Shift + . |
空位 | Z難日日 | |
; | Z難日土 | Ctrl + ; |
: | Z難日竹 | Ctrl + Shift + ; |
! | Z難日十 | Ctrl + Shift + 1 |
… | Z難日中 | Ctrl + / |
— | Z難日卜 | Ctrl + -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