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倉頡,先要背熟倉頡字母及輔助字形。
倉頡字母一共有24個,加一個「難」鍵。共使用25鍵來輸入漢字。
每個倉頡字母對應一個英文字母。
倉頡碼就是以以上字母和難鍵來組成。每個漢字最少一個碼,最多五個碼。
倉頡輔助字形
輔助字形是從字母演變出來的,多半是倉頡字母的「變形」。例如旋轉、多幾劃、少幾劃等,並不難記。
背熟「倉頡字母和輔助字形」,就已經學懂大半個倉頡輸入法了。
補充
1) 如需輸入倉頡字母所代表的字時,只需輸入一碼。
例如:
如想輸入「竹」字,因「竹」是倉頡字母,只需鍵入「竹」即可出「竹」字,不用拆碼。
2) 如需輸入輔助字形所代表的字時,需要拆碼。
例如:
如想輸入「乙」字,雖「乙」是「弓」的輔助字形,但倉頡輸入法只視輔助字形為符號,當輔助字形獨立成字時,需要拆碼。如「乙」字要拆成「弓山」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鍵盤
倉頡輸入法是以鍵盤來輸入的,每個倉頡字母對應一個英文字母。
若想打字速度快,就得記熟每個倉頡字母在鍵盤上的位置。打字時,要盡量不用看鍵盤也能打中正確的鍵,把思緒都集中在寫作內容裏,專注於螢幕上,雙目不用遊走在是螢幕和鍵盤之間。
初時需刻意記住鍵的位置。當多打了,大腦慢慢就會記得鍵的位置,可達到不看鍵盤打字。
具體練習請按此連結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鍵盤打字指法教學 練習:實體鍵盤指法練習取碼順序
倉頡輸入法的「取碼順序」是「由上而下、由左而右、由外而內」。
不論分割字形或取碼均以此順序。
倉頡輸入法並不是以筆順或字義來分割字形的,而是把漢字視為圖像,以視覺來分割的。
以「車」字為例。按「取碼順序」由上而下來切割和取碼。車字取碼十田十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取碼順序連體字和分體字
倉頡把漢字分為「連體字」和「分體字」。
連體字
連體字是指筆劃交連,難以分割的字。或筆劃雖然能分開,但形勢上為一個整體的字。
連體字通常由上至下取碼。
連體字最多取四碼。如多於四碼,就只需取首碼,二碼,三碼和尾碼。
「車」字就是「連體字」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連體字 練習:連體字練習分體字
分體字是指可以分拆為「字首」和「字身」的字。
字首
按照取碼順序「由上至下,由左至右,由外至內」。凡字形可縱向或橫向一次分離者,其最左側、最上方或最外部份稱做字首。
依取碼順序「由上而下,由左而右,由外而內」,第一個能單獨切割出來的部份就是字首。
「字首」通常是位處上方、左側或外圍的字形
「由左而右」分割
「由上而下」分割
「由外而內」分割
字身
字首以外部份,即為字身。
字身最多取3碼;如超過3碼,取首、二、尾碼。如少於三碼,全取所有碼。
毎個漢字最多取5個碼 (首2身3)。
「唓」字的「字身」是「車」。
次字首和次字身
如果「字身」還能夠再分割,
分割出來的稱為「次字首」及「次字身」。
例如:「語」字。第一次分割出字首「言」和字身「吾」。
而字身「吾」能夠再分割,分割出次字首「五」,和次字身「口」
即使「字身」能分割出「次字首」及「次字身」。「字身」仍保持最多只取三個碼的規則。
在這個例子,「次字首」多於2個碼,所以取首碼和尾碼。
「次字身」取尾碼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 分體字 練習: 分體字練習精簡原則
當字有多於一種拆碼方法時,以碼數最少的為正確。
例子: 主
「主」字可以拆為碼數較多的「戈一十一」或較碼數較少的「卜土」。
因為有「精簡原則」,只有碼數較少的「卜土」才是「主」字的正確倉頡碼。
精簡原則的目的是限制碼數,使每個字能以最少的碼數來取碼。亦能避免出現一字多碼的情況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精簡原則完整原則
取碼時,要優先取涵蓋筆劃較多的字形。
例子: 「夫」
「夫」字的正確取碼是「手人」,而不是「十大」。
「完整原則」的目的是避免出現一字多碼的情況。盡量使每個字只有一個正確的倉頡碼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完整原則字形特徵原則
「字形特徵原則」指要保留字形的特徵。取碼時盡可能不取重疊的字形,而且字形的分割點亦盡量不在轉角處,應在直線中分割字。
例子:
「之」的正確取碼是「戈弓人」,而不是「卜竹人」。
「之」的第一碼若取「亠」形,則破壞了原來「之」的特徵,所以第一碼應取「丶」。
「九」的正確取碼是「大弓」,而不是「大山」。
「九」的尾碼是「弓」,因為要保留「⺄」(橫彎鈎)這個特徵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 字形特徵原則部份省略原則
「部份省略原則」即是字首和字身的原則,「字首取首碼及尾碼」,「字身取首碼、二碼及尾碼」,中間的碼被省略了,這就是「部份省略原則」。
無論字首或字身,當其取碼超過規定數目時,中間部份可被省略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 部份省略原則包含省略原則
「包含省略原則」是整個倉頡輸入法當中最容易錯、最難及最麻煩的部份,最好入課文內詳細學習。
當字首或字身的最後字形被三面或四面包圍,又超過限定碼數時,就要省略被包含在內的字形,只取外邊的字形作為尾碼。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 包含省略原則 練習: 包含省略原則複合字
若干字規定為「複合字」。複合字固定只取首、尾兩碼。需背熟。
第三代倉頡輸入法共有9個複合字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日弓 | 月山 | 竹戈 | 中弓 | 卜心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人土 | 女戈 | 弓中 | 卜口 |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 複合字 練習: 複合字練習難字
難字碼有兩種,分別是「首難尾」 及 「首難」。
「難字」。有些字的部份形狀過於瑣碎,取碼甚為困難,以「難」鍵代替這些難取的部份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竹 | 戈難水 | 弓難山 | 戈難心 | 戈難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中難竹 | 口難山 | 廿難金 | 中難中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 | 中難 | 卜難 | 弓難 | 女難 |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 難字 練習: 難字練習特殊字
「特殊字」是用來處理一些重叠的字形。
「特殊字」是指當「木、火、大、七(心)、戈」;這五個字形與其它字形重疊成字時,要先取「木、火、大、七(心)、戈」碼,然後才取重疊其上之字形的碼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中 | 木田 | 木十 | 木月 | 木田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一 | 竹木中 | 火手 | 火金 | 大弓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心山 | 戈大 |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 特殊字 練習: 特殊字練習特別字首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弓 | 戈口 | 一木 | 一大 | 一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戈木 | 戈土 | 戈戈 | 一火 | 一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尸一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金 | 人 | 卜竹 | 弓山 | 弓金 |
請進入課文以了解更多
課文: 特別字首 練習: 特別字首練習以上就是倉頡輸入法規則的濃縮版本。
接下來,請進入課文教學完整教程。只有學習完整的課程,才能好好地掌握倉頡輸入法。
→
倉頡字母及輔助字形 (三代倉頡)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五代倉頡新增了2個輔助字形:
複合字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日弓 | 月山 | 竹戈 | 中弓 | 卜心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人土 | 女戈 | 弓中 | 卜口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1) 五代倉頡把「鬼」從複合字中剔除。
2) 五代倉頡把複合字「吂」改成「」
難字 (三代倉頡及五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竹 | 戈難水 | 弓難山 | 戈難心 | 戈難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中難竹 | 口難山 | 廿難金 | 中難中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 | 中難 | 卜難 | 弓難 | 女難 |
特殊字 (三代倉頡及五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中 | 木田 | 木十 | 木月 | 木田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一 | 竹木中 | 火手 | 火金 | 大弓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心山 | 戈大 |
特別字首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弓 | 戈口 | 一木 | 一大 | 一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戈木 | 戈土 | 戈戈 | 一火 | 一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尸一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容易錯的字首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金 | 人 | 卜竹 | 弓山 | 弓金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廿人 | 卜月 | 竹月 | 十月 | 竹月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一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倉頡字母及輔助字形 (三代倉頡)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五代倉頡新增了2個輔助字形:
複合字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日弓 | 月山 | 竹戈 | 中弓 | 卜心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人土 | 女戈 | 弓中 | 卜口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1) 五代倉頡把「鬼」從複合字中剔除。
2) 五代倉頡把複合字「吂」改成「」
難字 (三代倉頡及五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竹 | 戈難水 | 弓難山 | 戈難心 | 戈難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中難竹 | 口難山 | 廿難金 | 中難中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難 | 中難 | 卜難 | 弓難 | 女難 |
特殊字 (三代倉頡及五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中 | 木田 | 木十 | 木月 | 木田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木一 | 竹木中 | 火手 | 火金 | 大弓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心山 | 戈大 |
特別字首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弓 | 戈口 | 一木 | 一大 | 一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戈木 | 戈土 | 戈戈 | 一火 | 一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尸一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容易錯的字首 (三代倉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金 | 人 | 卜竹 | 弓山 | 弓金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廿人 | 卜月 | 竹月 | 十月 | 竹月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人一 |
第五代倉頡的改變
(三代倉頡的用家可無須理會)
符號 | 倉頡碼 | Win11 快速鍵 |
, | Z難日月 | Ctrl + , |
、 | Z難日金 | Ctrl + ' |
。 | Z難日木 | Ctrl + . |
? | Z難日戈 | Ctrl + Shift + / |
「 | Z難金木 | |
」 | Z難金水 | |
『 | Z難金竹 | |
』 | Z難金戈 | |
【 | Z難月手 | Ctrl + [ |
】 | Z難月口 | Ctrl + ] |
《 | Z難月山 | Ctrl + Shift + , |
》 | Z難月女 | Ctrl + Shift + . |
空位 | Z難日日 | |
; | Z難日土 | Ctrl + ; |
: | Z難日竹 | Ctrl + Shift + ; |
! | Z難日十 | Ctrl + Shift + 1 |
… | Z難日中 | Ctrl + / |
— | Z難日卜 | Ctrl + - |